承乾也满心愧疚,叹息道:“是孤牵累了二郎。”

反倒是房俊自己胸襟广阔、不以为然,笑着给两人斟茶,道:“有没有兵权,对我而言其实并无所谓,从始至终,我的志向也并非做一个可以左右朝政的权臣。之所以带兵打仗,只不过是因缘际会而已,况且论及统兵之术,是在非我所长能够一心一意的重建书院,在书院内培养精通各种专业的人才,以之影响整个帝国,消弭以往各级官员外行指导内行的风气,使得天下人尽其才、物尽其用,这才是我的理想所在。”

毫无芥蒂、欣然处之自然是不可能的,房俊也是个俗人,也沉醉于那种麾下数万虎贲、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快意,但这的确不是他的志向。

就算成为一代军神,率领大唐雄师打遍半个地球又能如何?

大唐还是大唐,隐患依旧存在,“安史之乱”还是会换一个名字以相同的方式发生,帝国依旧会在盛极之时轰然倒塌,分分合合、兴起衰落,这是王朝的轨迹,无人可以避免。

何必在这等社会潮流面前做什么无畏的抗争?

既然执掌政权消弭门阀的希望落空,那么就沉下心好生培养专业人才,等到将来书院学子充斥至帝国的各级衙门,将那些捧着一本圣贤书治理天下的庸才挤到一边,他的理想照样可以实现。

说白了,他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胸怀,大隋也好、大唐也罢,即便是煌煌大汉,终究也不过是历史当中的一朵浪花,风起潮涌,后浪叠前浪,只要不会发生严重的内部斗争,不使得元气大损,给于外族可乘之机寇边而入惨杀华夏苗裔,谁做皇帝又有什么所谓?

况且他也不过是肉体凡胎,顶了天活个一百岁,又能护得住大唐几年?

能够将自己超越时代的见识、知识传承下去,这才是最重要的,不负他远隔千年时光来这一遭

见到房俊当真不为兵权被虢夺而意志消沉,李承乾、李元嘉两人尽皆佩服,男儿汉醒掌天下权,有几个人面对这般挫折面不改色、泰然处之?单只是这份心胸气度,便远超朝中衮衮诸公。

房俊并未哀叹抱怨,使得李承乾心中愧疚之感大为减轻,也充满感激,笑道:“二郎要不要陪孤一同去大云寺吊唁,也去看看那些你的手下败将?”

章节目录